期刊简介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为国家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涉及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药物学、卫生监督、监测、法制管理、行政管理、计划免疫、中毒性疾病、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等众多学科和领域。刊登上述各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方法、措施和经验。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医学院

主办单位: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38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5-1350/R

邮发代号: 16-29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7

出版地区 内蒙古

出版地区 内蒙古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医学院
  •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673-9388
  • 国内刊号:15-13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介绍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为国家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涉及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药物学、卫生监督、监测、法制管理、行政管理、计划免疫、中毒性疾病、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等众多学科和领域。刊登上述各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方法、措施和经验。                

本刊栏目设置
述评、基础研究、调查研究、监督监测、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交通卫生、管理论坛、综述、健康教育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投稿须知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 《疾病监测与控制》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疾病监测与控制》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疾病监测与控制》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网址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期刊引用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影响因子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发文量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总被引频次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往期文章
  • 灵龟八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及M.E.A.D经络检测相关研究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结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经络能量分析仪(M.E.A.D)经络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辨证取穴结合灵龟八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使用ADL量表进行评分、检测M.E.A.D经络能量值及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0d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分和ADL......

    作者:孙慧丽;吴承玉;嵇光辉 刊期: 2018- 02

  • 龙岗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

    为了可以更好地了解龙岗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并找出有效的防控措施.需要对禽流感的数据进行科学整理,从中可以看出超过60岁,并存在肺炎的老年人和经常接触禽类的人的易发人群,一旦感染病毒,就会演变成重度肺炎.其中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也包括性别、年纪、感染时间以及其他制约因素等方面.为了控制疫情,要完善防控措施、及时治疗感染者以及进行有效评估等,同时也要加强与内外部的合作,才能有效防止禽流感的扩......

    作者:黄利梅 刊期: 2015- 11

  • 子痫前期与血清中源于胎盘的相关指标研究进展

    目的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滋养细胞本身异常,以及滋养细胞与其所处微环境相互作用异常都会导致滋养细胞重塑功能障碍,而子痫前期临床表现是功能异常的胎盘释放到母体循环中的一些因子所引起.本研究就血清中源于胎盘的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子痫前期早期诊断提供新方向.......

    作者:陶喜敬 刊期: 2016- 02

  •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对食品中菌落总数的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求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求得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适合于任何一次检测.结论用合并样本标准差评估检验终结果的不确定度,是一种较方便简捷的方法,并且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结果的不断增加,可随时加入到合并样本中,重新计算合并样本标准差,更新其不确定度的取值范围.......

    作者:刘彦杰 刊期: 2014- 08

  • 浅谈导管室院内感染与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常规化,制度化.结果强化了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导管室医院感染,并完善,规范了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监控制度及对策.结论加强导管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严把人流,物流及合理布局是预防和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关......

    作者:卢丽敏;李雅立 刊期: 2014- 04

  • 2004-2010年广西凤山县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边远山区凤山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7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共594例,人群发病率为43.48/10万,男性高于女性,为2.58:1.其中梅毒11......

    作者:龙超年;龙永南;陈惠珍;黄亚铭;韦海艳;邹春燕;区德锦 刊期: 2011- 08

  • 浅淡混合菌种盲样考核鉴定分析

    实验室室间质控比对试验是评定实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实验室检测准确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微生物实验室室间比对试验常采用混合菌种的盲样鉴定,现就本室2010年10月参加的市中心组织的一次微生物实间比对试验考核情况和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顾雪影;宋金卿;梅志锋 刊期: 2012- 11

  • 2008年包头分所管内饮用水调查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断的恶化.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身心健康.为了让人们喝上放心水.我国于2006年对生活饮用水标准做了新的补充和修订,并于在全国实施.本调查就2008年度我分所管内生活饮用水做以下报道分析.......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 04

  • 机车乘务员尿酸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机车乘务员尿酸指标检测分析,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线索.方法组织机车乘务员健康检查,设对照组分析.结果共检查机车乘务员2800人,尿酸异常495人,异常率17.68%.尿酸异常率表现为:机车乘务员尿酸异常率以~50岁年龄组尿酸异常率高,各组比照,货机车乘务组尿酸异常率高于对照职业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货机乘务组与客机乘务组、客机乘务组与对照职业组尿酸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

    作者:刘红;张佩元;颜晖宏 刊期: 2014- 02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老年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70例ASAI-Ⅱ级58~81岁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单纯全麻组(A组),观察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B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监测记录SBP、DBP、HR、PETC02、Sp02、气道压及血流功力学参数.结果B组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少于A组.切皮、手术1h及手术结束时的MAP低于A组,HR明显低于A......

    作者:付海应 刊期: 2011- 10